如果列入项目库的项目在参与国家平价或竞价项目批复后如不能按期实施,将调整出近期项目库或转为论证项目。
此外,文件还要求平价、竞价项目申报企业均需按照4元/W提供项目资本金不低于20%的资金证明,同一投资主体最多只能申报2个项目,股东方不超过2家。对于逾期未建成并网的竞价项目,每逾期一个季度并网电价补贴降低0.01元/千瓦时。
文件还要求本次申报主体的所有竞价项目原则上不得超过200MW,法人存在交叉股权关系的以及子公司视为同一主体。新疆新疆《关于做好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要严格落实风电、光伏发电监测预警要求。内蒙古同样对项目并网时间做出规定,要求申报项目应在 2020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全容量建成并网,逾期未建成并网的,每逾期一个季度并 网电价补贴降低 0.01 元/千瓦时,直至补贴强度为零。宁夏根据宁夏发改委《2020年光伏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平价申报项目为全部自发自用的试点项目,纳入2019年的竞价项目但未能在5月底前开工的,不得申报2020年度项目。方案规定,如果普通光伏电站配置储能系统,则应保证储能系统 时长为 1 小时及以上、配置容量达到项目建设规模(即预计备案规 模)5%及以上。
整体来看,各地今年更关注光伏发电项目的实际建设进程,陕西、内蒙古、宁夏要求项目在今年年底完成并网。如果列入项目库的项目在参与国家平价或竞价项目批复后如不能按期实施,将调整出近期项目库或转为论证项目。与光伏、风电相比,光热可谓是生不逢时,还没走上成熟的产业发展道路就将断奶,不得不提前寻求自力更生。
一带一路倡议给光热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截至2018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的欠补已超过2000亿,预计2019年会超过3000亿。从地域分布来看,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北地区延伸,海上丝绸之路则途径南亚、印度、中东、北非地区,这些区域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电力供给不足,但是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在光热发电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时,充分利用光热技术的优势,将其与煤电、海水淡化、水解制氢、石油开采等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够寻找光热技术的发展新动能,促进光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能助力传统的高耗能产业往清洁化、低碳化方向转型。
1. 盘活存量光热项目盘活存量光热项目是十四五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相反,大部分的光热技术都是孤军奋战,大大的提高了光热产业的技术试错成本,降低了光热产业的规模发展效应。
如果配置一定的光热发电机组,就可以显著提高电力系统接纳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能力,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一、光热十二五与十三五2010年底,全球已实现并网运行的光热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10万千瓦,我国装机容量为零;全球在建项目总装机容量约1200万千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项目是参照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管理: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包含50MW光热发电项目)。当前光热面临的困境是全方位的。
3. 鼓励光热参与调峰市场十四五规划应该积极鼓励光热参与调峰市场。这批示范项目的开展标志着中国光热发电市场开始步入规模化示范项目的密集开发期。《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新增光热项目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按规定完成核准(备案)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存量光热项目,纳入补贴范围。但对于每种发电技术,都缺少一定规模的同类技术项目去交叉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探索改进升级技术的可能性。
二、困境与机遇经过十二五和十三五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依托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我国已形成了初具规模光热发电全产业链,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率达90%以上,孕育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光热正是以退为进,将自身独立发电的主角转换为协助发电的配角,寻求光热装机容量新的增长点。
针对当前光热发展的困境与机遇,结合我国能源行业的最新政策,笔者关于光热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以下六点建议。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发展的前瞻之年。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指导下,我国光热产业加快走出的步伐对推动全球光热产业规模化发展,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和新工业革命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2015年底的装机容量目标和产业发展目标。2. 推进光热与光伏、风电的互补协同十四五规划应该大力推进光热与光伏、风电的互补协同发展。如果有相关政策支持光热参与调峰市场,相信光热也会形成区域性竞争优势。其中,装机容量目标为:以经济性与光伏发电基本相当为前提,建成光热发电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产业发展目标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整体设计与技术集成能力明显提高,形成若干家技术先进的关键设备制造企业,具备光热发电全产业链的设备及零部件供应能力。近年来,在新能源固定电价补贴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飞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开发的风能装机为2.1亿千瓦,光伏装机为2.04亿千瓦。
十三五重点建设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扩大光热发电产业规模,把光热发电从基本上还处于示范性的技术和成本水平,逐渐发展至能满足规模化发展的程度;另外一个是把国际的先进技术在国内进行应用,让国内自主研发的技术也有一个应用和起步的环境。2019年年底,由中国电建所属山东电建三公司EPC总承包建设、参与设计的摩洛哥努奥二期200MW槽式光热电站项目经过多轮竞争,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成为首个荣获国优金奖的光热工程,也是2019年度电力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境外工程。
2015年9月30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示范项目申报工作随即展开,此次示范项目申报的总装机约为883.2万千瓦,数量共计111个,至2015年11月16日,示范项目的评审工作结束。相对于传统的化石燃料电站,互补发电可以降低燃料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相对于纯光热发电,混合发电又可降低投资。
其中资金问题是最主要的,光热产业尚未形成较大规模,造价成本居高不下。在历经十二五和十三五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光热发电产业从近乎零基础发展到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
2016年,国家首批示范项目名单和电价政策落地,中国随之迎来商业化示范项目的建设阶段。2016年9月14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通知》,共20个项目入选中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名单,总装机约1.35GW,包括9个塔式电站,7个槽式电站和4个菲涅尔电站,无碟式项目入围。2014年8月,发改委批复了我国首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浙江中控青海德令哈10MW塔式电站)上网电价为1.2元/kWh(含税),这是我国光热发电项目首次获得正式的上网电价,对国内光热发电市场产生重大利好。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问题,根据聚光集热的不同方式,衍生出不同的光热发电技术。
太阳能热分解水制氢技术是直接利用太阳能聚光器收集太阳能将水加热到2200℃高温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加强太阳能全产业链检测技术及检测装备研发,整合检测资源,建设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公共检测平台。
十三五属于我国光热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期。与常规电池相比,光热电站的储热系统成本只有十分之一左右,且其运行效率更高,损耗更低。
2015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光热发电项目1.39万千瓦,与十二五100万千瓦的规划目标相差甚远,完成率仅为1.39%。光热与光伏、风电的互补协同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特别是在三北地区的大型新能源基地。
是解决太阳能时间上不连续、促进太阳能发展应用、缓解化石能源紧张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首批20个示范项目中有4个退出,8个停滞,究其原因,主要有资金问题、技术问题、股权问题、用地问题等。各国的通力合作也能够为光热项目的建设提供充足资金、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有利于发挥各国在光热产业链的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截至2020年2月,全国范围还有13个光热项目处于建设中和停滞状态,共计89.9万千瓦。
光热项目的合作建设可以作为重要的载体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的经贸联系与和平发展。期待十四五规划能够瞄准产业的痛点,切实为光热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助力光热发电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电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摩洛哥努奥二期光热电站装机容量达200MW,是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槽式光热电站,利用65万面总面积达180万平方米的反射镜和总长达27万米的集热管聚热发电,每年可为摩洛哥电网输送5亿千瓦时清洁绿色电力。光热与光伏、风电互补协同正是充分利用光热这一比较优势,也能克服光伏、风电的劣势实现共赢。
《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2020年底的装机容量目标和产业发展目标。2019年9月19日,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正式并网发电,自此,我国拥有了世界上首个集风、光、热、储、调、荷于一体的多能互补项目,依靠其50MW的光热项目和储能电池,该项目完全摆脱了火电调峰实现新能源的100%比例外送。